眼眶病:一个不被熟知的疑难专业
发布时间:2023-02-28 09:07:44
发布人:
浏览:0
2011年,周慧芳医生的导师范先群院士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下,创建了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在学组刚成立时,国内从事这个专业的医生还非常少,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眼眶病才越来越被重视。
“范院士常说,以前开全国眼科大会的时候,眼整形眼眶病会场是最小的,因为医生很少,现在越来越多了,每次开会会场都爆满,因为想学的人特别多,想要开展这个专业的医院也特别多,这是眼科里面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亚专业。”周慧芳医生说。
身为一名眼眶病专业医生,周慧芳一直在思考如何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刚开始,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做好各类的眼眶手术,现在她不这么想了。“一次门诊能看多少患者,一天能做多少手术,都是有数的,一辈子能治疗的患者量也能算出来,是很有限的,跟中国的患者数量相比,沧海一粟的感觉。”周慧芳医生说,“除了手术之外,我还能做的事情是,多培养一些学生和年轻医生,这样能治疗的患者就能几何式倍增了。”
“另外,临床上多种疑难眼眶病诊疗困难,要从科学机制上深入研究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通过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从源头上让人不发病或者切断疾病进展,才能根本改变疾病的治疗现状。”周慧芳医生现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科学研究,她说:“九院眼科在眼眶手术技术革新上耕耘了近20年,开发了内镜导航设备,现在还开发了机器人,在外科技术方面,我们可以说在国际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我们就会拷问自己一个问题:能不能和疾病赛跑,早期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不让患者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目前,甲状腺眼病对应的靶向药物极其稀少,两年前美国FDA批准了一款新药,尚未引进国内,这款药物一个疗程需要上百万元,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难以企及。“我们和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联合,积极推动国产原研药物的研发,目前上海九院眼科正在领衔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甲状腺眼病的新药临床研究,我们自己的原研药价格肯定会大幅降低,为中国患者带来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制剂。”
除了做发病机制的研究、开发新药物外,周慧芳和团队还在开发人工智能眼眶病筛查系统,现在通过眼底照相,可以做糖网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的筛查,而眼眶病的诊断需要依靠CT和核磁共振这些大型检查设备,因此很难实现早期大规模筛查,所以周慧芳希望能开发出一个应用于甲状腺眼病的早期筛查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患者的早期治疗。
对患者的科普工作,也是周慧芳医生一直坚持做的工作,在2015年她就创建了“甲状腺相关眼病科普沙龙”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相关科普知识,最近她又出版了一本科普图书《甲状腺相关眼病一百问》,书中解答了100个患者关心的常见问题。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周慧芳医生带领团队做了这么多研究和科普工作,就是为了实现甲状腺眼病患者早诊早治、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标。她说:
“除了甲状腺眼病,还有多种疑难眼眶病等待着我们去深入研究,例如IgG4眼眶病、眼眶炎性假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眼眶先天畸形及肿瘤等。通过多学科协作、科学探索、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们的工作虽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期待更多的医生和科学家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不断改进眼眶病诊疗方法、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