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发布时间:2023-02-05 16:49:32
发布人:
浏览:0
1 户外活动 2007年,一项近视队列研究首次证实了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小学生近视发生风险较低。Wu等的研究来自一百多万名我国台湾儿童(7~12岁)的数据,从2001年到2015年,每年两次测量受试者裸眼视力,结果发现,受试者裸眼视力低于0.8的比例从2001年的35.00%上升到2011年的50.00%。2010年,我国台湾推行了一项“天天120”的政策计划,即鼓励学校将120 min的户外活动时间纳入到日常计划中,在推行“天天120”计划后逆转了之前9年近视进展的趋势,2015年儿童裸眼视力低于0.8的比例降至46.00%。一项对303名青年人(25~30岁)开展的近视研究(KYAMS)评估了受试者的近视状况,并收集了受试者在儿童期(8~12岁)和成年期户外活动时间的主观和客观测量数据,结果发现,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更多的户外活动时间与成年后的近视率较低有关。Rose等对1765名6岁儿童(1年级)和2367名12岁儿童(7年级)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开展了近视研究,在调整了近距离工作、父母近视和种族因素后发现,较高的户外活动总时间而不是运动本身与较少的近视和较高的平均屈光度有关。该研究结论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动物实验方面,Yang等将12只2个月大的恒河猴随机分为两组,即人工光组和自然光组,人工光组猴在人工(室内)照明下(08∶00~20∶00)饲养;自然光组猴暴露在自然(室外)照明下4 h(09∶00~11∶00和15∶00~17∶00)。实验结束后发现,与人工光组猴相比,自然光组猴的双眼均呈现明显的远视屈光和较短的玻璃体内深度,这些结果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即增加户外照射可以防止近视发展。
儿童户外活动时运动量更大,或太阳的紫外线照射会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这些均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儿童眼的异常生长和近视的发生,而更主要的机制认为,户外较亮的光线刺激了视网膜释放多巴胺,随后激活启动了分子级联信号,最终使眼的生长速度减慢,近视的风险降低。此外,户外活动时更明亮的光线、周边离焦减少、不同色光光谱、稳定的昼夜节律、较少的近距离工作和更高的空间频率能量对近视防控均有一定的作用。
北京儿童眼病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每天30 min的户外活动暂时降低了非近视儿童的近视发展,但在项目结束后的3年内产生了完全的反弹效应,373名6~7岁(1年级或2年级)的儿童从2012年至2016年每年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和生物测量发现,研究组儿童(n=157)在学校每天进行30 min的慢跑运动,而对照组儿童(n=216)没有进行,两组近视儿童的眼轴基线之间没有差异,1年后,研究组儿童的眼轴增长率和近视屈光度数的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户外活动停止后的1年和2年内,眼轴的增长明显高于其他组,基线后4年,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童的眼轴增长和屈光度变化均没有显著差异。
多少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近视的发生?是每周14 h或每天2 h还是更多或更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是否需要相同的剂量?近视发生是完全消除近视还是只是推迟?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持续关注。
鼓励学龄儿童每天2~3 h的户外活动,这种安全、无害的干预措施应该作为预防近视的首选措施。建议政府部门开展广泛合作,尤其是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并完善国家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同时也可以解决其他与儿童有关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儿童肥胖症和心理健康等。此外,建议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近视、高度近视及其危害的认识,普及防控近视发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何说服家长在不影响孩子学业的情况下增加其户外活动时间是一个挑战,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国家政策、家庭引导、学校教育应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高度近视患病率。
2 角膜塑形镜 现代OK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通过使角膜前表面中央变平、周边变陡峭来重塑角膜。通常在第2天仍然保持其重塑的形状,白天不需要配戴框架眼镜。在香港,Cho等[18]开展了OK镜延缓近视(ROMIO)的研究,102名6~10岁、近视屈光在-0.50 D和-4.00 D之间的儿童被随机分配到OK镜组和单光眼镜组,研究发现,OK镜组儿童眼轴增长为0.36 mm,明显低于单光眼镜组的0.63 mm;在OK镜治疗2年后,眼轴增长减少了43.00%;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的眼轴增长与初始年龄和治疗方式有关,而与初始近视程度无关。Chen等[19]比较了近视儿童使用4种不同品牌OK镜和单焦点框架眼镜后的眼轴增长情况,研究发现,OK镜组儿童眼轴增长速度均比对照组儿童慢(P<0.05),不同品牌的OK镜在有效减缓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方面差异较小。
为了阐明OK镜的长期有效性,日本开展了一项为期5年的OK镜有效性研究,该研究共有59名8~12岁的儿童参与,OK镜组在5年内儿童眼轴增长为0.99 mm,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焦眼镜)的1.41 mm;同时发现,OK镜的治疗效果在第1年更好,第2年儿童眼轴增长出现下降,在治疗的前3年,OK镜组和对照组儿童眼轴增长差异显著,但在治疗的第4年和第5年,两组儿童眼轴增长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OK镜的治疗效果可能仅限于治疗的前3年。
在中国,对65名接受OK镜治疗的儿童和63名接受单焦点眼镜矫正儿童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与之前提到的只涉及中低度近视儿童的研究不同,该研究最主要的优势是纳入了-10.00 D的高度近视儿童,研究发现,通过OK镜矫正儿童的近视度数降低6.00 D,而残余的近视则由眼镜来矫正;进一步分析显示,OK镜对低度近视者(<-3.00~-0.50 D)、中度近视者(>-6.00~-3.00 D)和高度近视者(≤-6.00 D)近视控制率分别为49.00%、59.00%和46.00%,表明OK镜对低度至高度近视儿童的控制效果是一致的。该结论与OK镜部分矫正高度近视(HM-PRO)研究结果相似。
OK镜可以减缓近视患者眼轴的增长,可能是由于中周部角膜变陡峭引起的相对周边远视离焦减少造成的。尽管有关于OK镜治疗周边相对近视离焦的一致报告,但目前还没有研究探索周边相对近视离焦的大小与近视延缓率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各种措施诱导的周边离焦变化与相应的近视延缓率或进展率之间的关联。
有研究通过对动物研究结果的推断发现,脉络膜厚度的急剧变化和脉络膜分泌的生长因子在儿童眼球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在配戴OK镜3周或6个月的儿童中也观察到了脉络膜增厚反应,由此可以认为OK镜治疗后脉络膜厚度变化与最终眼轴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26],但是,目前的研究关于脉络膜厚度变化观察时间较短,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3 多焦点隐形眼镜 近年来,软性多焦点隐形眼镜(MFCLs)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得到较广泛的关注,这些镜片包括有同心环的镜片,周边区域近附加设计的镜片以及具有渐进性近附加设计的镜片。一项对软性MFCLs(MiSight)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MiSight(中心视力清晰,周边正附加)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3年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51±0.64)D 和(-1.24±0.61)D (减少了59.00%),眼轴长度分别为(0.30±0.27)mm和(0.62±0.30)mm(减少了52.00%)。基于这项多中心、随机、为期3年的临床试验结果,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日抛型MiSight用于延缓儿童近视。
Przekoracka等评估了不同近附加的MFCLs的视觉性能,研究显示,与中心区直径为4.50 mm镜片相比,中心区直径为3.00 mm和高附加(Add+4.00 D)的MFCLs会略微降低远视力,但在中等近附加的MFCLs(Add+2.00 D)中无远视力下降,中央对比敏感度仅受到低附加(Add+2.00 D)的MFCLs的损害,两种近附加的MFCLs对周边对比敏感度的降低程度相似。
家长在使用隐形眼镜时,总是会担心隐形眼镜是否会对眼造成潜在的伤害。研究者对日抛型软镜、可重复使用型软镜和OK镜的微生物角膜炎(MK)的绝对风险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儿童期(8~18岁)和终生(8~65岁)配戴软镜和OK镜的绝对风险,研究发现,眼轴超过26.00 mm且近视度数超过6.00 D的患者,其视力受损的终生风险比任何隐形眼镜的MK终生风险都要更大,成人长戴型软镜除外;如果眼轴低于26.00 mm,近视度数低于3.00 D,则终生配戴角膜接触镜的风险更大,但日抛型镜片情况除外;儿童期配戴任何方式的OK镜10年,出现MK的可能性均比视力损伤风险低。因此,从8岁开始配戴隐形眼镜控制近视的终身风险低于近视超过6.00 D或眼轴超过26.00 mm时视力损伤的终身风险;如果只考虑儿童时期配戴控制近视的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积极作用更强,尤其是日抛型镜片。临床医生应该有信心主动向年幼的儿童推荐近视控制型隐形眼镜,其安全性和潜在的益处均是显而易见的。
隐形眼镜(如OK镜和MFCLs)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和眼轴的增长。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镜片的最佳屈光力分布?如何在不影响视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缓近视的发展?角膜接触镜治疗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是否存在反弹效应?该为哪些人以及何时提供这种治疗?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讨。目前医师面临的问题是需要仔细指导和建议家长是否需要这些干预以及何时进行这些干预,因为这些治疗时间相对漫长,花费较高。
4 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因其配戴方便,价格便宜,安全性高被大众广泛接受。近来非球面镜片、周边离焦镜片被广泛应用。Bao等通过对157名儿童进行随机临床试验,评价与传统的单光镜片相比,高度非球面镜片和轻微非球面镜片在控制近视方面的效果,结果发现,高度非球面镜片和轻微非球面镜片在2年内降低了近视的发展速度和眼轴增长,高度非球面镜片的效果更好,且配戴时间越长,高度非球面镜片的近视控制效果越好。香港理工大学新开发的多区正向光学离焦(DIMS)镜片可以显著延缓近视的发展和眼轴增长。DIMS镜片是定制的眼镜片,中心光区直径为9.00 mm,用于矫正远距离屈光不正,而环形区包括多个直径约为1.00 mm的圆形凸透镜区段。这样的光学设计同时允许清晰的中心视力,并在周边视网膜上引入近视离焦。在一项为期2年的160名8~13岁中国近视儿童的双盲随机试验中,DIMS组的平均近视度数发展速度[(-0.41±0.06)D]要比配戴单焦眼镜的对照组[(-0.85±0.08)D]低,DIMS组平均眼轴增长[(0.21±0.02)mm]也低于单焦眼镜的对照组[(0.55±0.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