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0351-7065120
8:00-2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73号附1-3号
扫一扫
微信关注我们
翼状胬肉,就是眼睛里偷偷长出来一块“肉”,形状有点像昆虫的翅膀,因此而得名。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疾病,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局部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增生而侵犯角膜(黑眼珠)。可能单眼长也可能双眼都长。随着病变日渐增长,侵犯角膜的范围会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挡住瞳孔从而严重影响视力。
中老年人是翼状胬肉的高发人群,这与白内障的高发人群重合,经常会有白内障患者合并有角膜上的翼状胬肉,这就使得白内障手术麻烦多了。
01 角膜散光
翼状胬肉会带来角膜散光的问题,影响角膜的参数测量,可能导致测不出曲率,直接影响白内障手术的度数设计。
如果角膜屈光有变化,做白内障手术以后度数就会不准确。所以如果胬肉引起的散光比较大,都会建议先做胬肉手术,等把胬肉做完,角膜屈光稳定以后,才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人工晶体度数,进行白内障手术。
02 视野遮挡
如果胬肉较大,还会遮挡视野,导致医生看不到眼内情况,影响白内障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翼状胬肉的患者会问我,医生,我眼睛上这块东西(胬肉)是不是白内障?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下,肉眼看到眼睛表面上覆盖的是翼状胬肉,而白内障是长在眼睛里面的,除非特别严重,一般肉眼观察不到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