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0351-7065120
8:00-2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73号附1-3号
扫一扫
微信关注我们
最早有记录的白内障手术是在公元前600年的印度。手术方法是通过一个钝力打击眼球,让白内障周围的悬韧带发生断裂,使整个白内障包括囊袋都下沉,瞳孔区恢复透明。这种手术方法比较原始粗糙,并发症也严重,容易引起眼球破裂、眼内出血等。
据唐代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和谢道人所撰的《天竺经》注文:“陇上道人撰,俗姓谢,住齐州,于西国胡僧处授。”据考证,“胡僧”是印度僧人,故认为金针拨障疗法是印度传来的一种眼科手术。
白居易所阅的《龙树论》,可能是随佛教传来的印度医药文献。但从现存《医方类聚》引辑的《龙树菩萨眼论》以及宋代《太平圣惠方》的内容来看,却看不到印度医学的内容,主要属于我国传统的医理,由此推测,印度传来的眼科已被我国医学所融化,并通过我国医学家的临床,改良再创新。
明代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这本书系统地记述了眼科常见的内外障眼病72证,介绍了多种眼科外治法,特别是有关白内障的分类、检查、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等内容。
此外,明代的《银海精微》《证论准绳》、清初傅仁宇的《审视瑶函》、清张璐的《张氏医通》以及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等书,均对金针拨障术作以介绍。
清代黄庭镜的《目经大成》一书,是我国古代眼科学的一本总结性著作。书中记载了金针拨障术“八法”:审机、点睛、射腹、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和完璧。
历代眼科书中所载的钩、割、针、镰法,都是眼科手术的方法。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于眼病的手术疗法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