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7065120
8:00-2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73号附1-3号
扫一扫
微信关注我们
“近视眼防控过去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阿托品进行药物控制,二是通过OK镜或框架眼镜等进行光学控制。而如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光照治疗手段,即通过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以达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效果。”3月14日,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许迅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直播“两会·健康策”——《“数智化”助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场节目中介绍到。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表明,中国是全球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区域,近一半人正在经受近视的考验。据国家卫健委披露的连续数据监测,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3.4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为52.7%。
据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讲席教授何明光介绍,近视眼是唯一一个能够影响人们眼球形状的疾病,孩子确诊近视眼后,其眼轴会逐渐变长,“这个过程就像吹气球一样,眼轴越长,视网膜就越来越薄,进而出现缺血、甚至产生裂孔,引发很多眼底疾病。过去我们临床上都认为,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明,使用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的眼轴不再变长,而且有大概50%的孩子的眼轴会明显缩短。”
何明光指出,2021年,中山大学中山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文章,已经证明了儿童青少年使用低强度红光照射治疗一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另一个在内蒙做的独立临床试验中,入组的孩子接受了低强度红光治疗一年,在之后两年的随访中发现,其治疗效果得到了维持,即便有些孩子选择停用,其反弹的程度都是很轻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