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7065120
8:00-2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73号附1-3号
扫一扫
微信关注我们
“第二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会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2020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随机抽取来自全国8759名云活跃用户的近6900万条有效数据,对2020年青少年用眼行为、视觉环境及近视认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7月青少年用眼时长超标2倍
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
根据******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也就是说,我国儿童青少年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同时,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据教育部对9省份14532人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3.8%。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东北、西南、华南、华东、西北、华北、华中等不同区域青少年用眼时长均超出标准1倍有余。其中,华东区域青少年平均用眼时长高达277.9分钟,超过4个半小时。
户外活动是独立性保护因素,保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让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然而,根据《报告》,2020年1-7月,青少年平均每日户外有效暴露时长严重不足,仅为32.3分钟,尚未达到推荐值的1/3,使得孩子们近视发生的危险极大增加,这也可能是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11.7%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报告》特别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需要“光合作用”,坚持户外活动必不可少。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在确保******的情况下,更需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
同时,阅读环境的光照值也是影响近视发生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报告显示,疫情期间青少年平均阅读环境光照仅为109.7,远远低于推荐值125。
网课时长直接影响青少年视力
近视谣言与认知误区亟待破除
疫情期间,各地号召“停课不停学”,学生居家“上网课”成为主流。据教育部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的,近视检出率是45.8%,超过4小时的则提升至76.7%,网课时长对孩子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也成为加剧近半年学生近视率增长的一大主因。
而伴随着近视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整个社会对近视防控仍存在诸多误区,近视矫正市场亟待整顿。《报告》从多方面解读了近视防控的认知误区及谣言传播。“近视是可以治的”,戴眼镜会导致眼睛变形”,“散瞳对孩子眼睛不好”,“戴上眼镜会让度数越来越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治近视”等都是传播度较高的谣言。
同时,《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大家仍对近视防控存在着许多认知误区。以“防蓝光眼镜”为例,即使中消协早就提醒“防蓝光≠防近视”,但是认为“防蓝光眼镜可以防止近视”的看法占据了所有“防蓝光眼镜”相关信息近60%的比例。
“近视防控已成举国关注的话题,仍然任重道远。决不能人云亦云,放任谣言肆意发展。”“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眼将给眼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我们在防控近视眼的策略上一定要牢记三点:首先,做好预防,降低近视眼的总体发病率;第二、控制近视进展,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第三、如果已成为高度近视眼,则要极力防止产生并发症。另外,近视眼防控是关系到******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一个民心工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科学问题,近视防控需要政府、医院、学校、家庭、学生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的综合防控体系。”
预防近视,从早做起!
太原爱目眼科
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