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电话
0351-7065120
8:00-2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73号附1-3号
扫一扫
微信关注我们
青光眼发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多患者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这个可怕的“视力小偷”就像老鼠偷奶酪一样,偷走一点,视神经损害就会严重一点,等把奶酪偷完了,可能就失明了。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会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若没能得到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
眼睛内有一种名为房水的液体,不断流动,目的是为了滋养眼内的组织,维持眼压,正常情况下,眼压一般在10-21mmHg范围内,房水由睫状体分泌后,最后经由眼睛的“排水管”——小梁网排出。若过多房水累积于眼球内,很可能造成眼压升高。日复一日,不断升高的压力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导致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
青光眼有很多类型,且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一般分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和慢性)与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最先会受到影响。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青光眼会出现“管状视野”,患者只能看到正前方,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眼压突然上升可能导致:眼睛突然胀痛、眼球充血、视力模糊、头痛、恶心、呕吐等,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偶发表现为或多或少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力下降或虹视,部分病例伴有头昏或头痛。这种发作冬季和春季常见。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长时间阅读、玩手机或近距离工作等因素常常引起发作诱因。
如果能够早期诊断,青光眼能得到较好的防控,对视力的损害也就较小。但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周边视力(即视野)及中心视力将可能受到严重受损,最终导致失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