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疗近视,你是不是相信了这些传言?面对近视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2-19 15:15:45
发布人:
浏览:0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中国的近视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 6 亿,青少年的近视率更是居高不下。治疗近视的方法、产品在这两年层出不穷。我们盘点了热门的方法,看看到底有多少智商税。
这类「保健操」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常见的动作包括:转换焦点、让眼球上下移动、眯眼睛、用目光画正方形等等。这其实是从 100 年前的贝茨疗法演变而来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锻炼放松眼球改善视力。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早就被验证了是无效的。现代眼科学已经明确:近视,本质上是你的眼球长度与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能力不匹配,相对而言太长了。所以,无论你怎么运动你的眼球,动的不过是眼球周围的肌肉,都没有办法刺激到眼球本体,更不用说改变它了。
对于成年人来说,眼轴每变长1 毫米,对应近视度数增加 300 度左右。如果只是为了放松眼睛,缓解眼睛的疲劳,试试倒是无妨。但如果是高度近视的人就不建议过多转动眼球,本身视网膜比较薄,过多的震荡反而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
胡萝卜里富含 β 胡萝卜素,它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 A。当我们严重缺乏维生素 A 的时候,的确可能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等问题。
而叶黄素也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和有效过滤短波蓝光的作用,因此可以保护黄斑和减少视网膜光化学损伤。
对于缺乏这两类营养素出现病症的人群,增加摄入,对于改善视力或许有帮助。但对于普通的健康人,正常均衡饮食也就够了。硬是要和预防、治疗近视扯上关系,还是有「碰瓷」的嫌疑。与其狂吃胡萝卜,不如增加户外活动和养成好的用眼习惯,效果会更确切。
矫正视力仪通常都包含了按摩功能和眼睛训练功能,基本上都是属于进阶版本的贝茨疗法。它可能会出现一个迷惑人的现象:用完之后,视力可能会短暂地「变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治疗近视有效,而是利用了「裸眼视力 ≠ 近视度数」的小漏洞,投机取巧。
面对近视的正确态度
尽管真相很扎心,但我们有方法来减轻近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正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矫正近视的方法早已不局限于戴眼镜,除此之外,还有激光近视手术、ICL晶体植入术、角膜塑形镜等多种矫正方式。我们应通过系统检查,根据自身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正方式;
第二,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近视进一步加深。中低度的近视矫正后影响不大,但高度近视却会带来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近视进一步加深,而如果发现自己近视加深速度过快,建议及时就诊找到导致近视加深的原因。